鼠害是一个很严重的世界性问题,时刻都给人类环境卫生、传播疾病、经济损失等方面造成严重损害。
一、卫生环境
鼠类通过身体接触和排泄粪便,直接对卫生环境造成污染。
二、 传播疾病
鼠类可以直接把病菌传播给人,或通过体外寄生虫间接传播给人,起着传播媒介和保菌作用(如:鼠疫、钩端螺旋体、流行性出血热、恙虫病等)
三、工业损失
咬啮电缆绝缘材料,引起短路,钻入机电中引起短路,走近高压线路引致停电、火灾、电击等。
四、对建筑物和家庭物品的破坏
据调查,鼠的门牙生长非常快, 1 年要生长 13 厘米 ,因而要不断磨牙。所以常要咬啮物品、衣服、食品包装、电缆等。
五、灭鼠方法
生态治理:
生态治理可以解决化学药物带来的污染问题且有环保作用。鼠类一定时间内会通过食源来解决生态需要之余同时离不开水源(因鼠类 24 小时内不能缺水),所以“生态防制”控制好水源、食源通道和配合技术人员科学施工是解决鼠害的基本方法之一。
物理防治:
通过鼠的生态上所需的食料、水源限制,而对鼠类通过向水的必经路和鼠类的活动(靠边走、鼠道走、隐蔽走)场所,配合技术物理防制,更有效地控制鼠情。
化学防治:
通过以上两种方法如仍有环境限制的空间内存在鼠害问题,则化学防制要走上灭鼠的重要环节。其方法有水源、食源药饵,配合以上两种方法(生态治理、物理防制)对鼠类生活环境限制,给鼠类进食化学药饵有必需的选择,从而起到最佳灭鼠效果。